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举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当前位置:首页生态信息
探析美丽中国之“美”的根源
时间:2019/10/25    来源:本站    浏览:12487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2019-10-21 09:45

  作者: 刘占祥

  摘要:2018年3月“美丽中国”写入宪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元素——“美”。本文的研究,通过探索美丽中国之“美”的源头,提出美丽中国之“美”,应是根植于中华传统生命文化本源之“美”的土壤、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养分、融入中国发展实际而结成的新时代硕果。此硕果直指华夏文明传承的生命文化本源,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并结合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形成了以“自然之美”为核心的“美”的意蕴。

  关键词:美丽中国、美的意蕴、生命共同体

  “美丽中国”作为一种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的表达,被写入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宪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美丽中国”概念,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解读空间。本文以传统和现实为支点,探索“美”的思想传承脉络,并结合现实梳理“美丽中国”之“美”的意蕴,期待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中华文脉视角的理论支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表述,并进而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之所以在表述“美丽中国”建设时会提出“生命共同体”的思想,实际上离不开对中华传统文化本源之“美”关于生命认知基础上的“大美思想”的传承,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美的规律”的指引,更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建设的现实。因此,提炼新时代美丽中国“美”的意蕴,需要对三个重要源头进行剖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美”的思想的继承;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美的规律”的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关于“美丽中国”思想的引领。

  一、中华传统“美”的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关于“美”的表述不胜枚举,但其根源在于对生命的认知。这种“美”是生命精神的显现,是贯彻了生命精神的美,是形而上之“道”所显现出来的“本源之美”。

  1.1中华传统“大美思想”的认知基础

  道家哲学因其“大美思想”直达本源,成为众家论述“美”之根本。“道”是生命的本源。道生万物,万物就成了“道”所化生的生命体,这个生命体也就自然蕴含了“道”的法则、“道”的本源信息。因此,要认知“道”,只能通过“道”所化生的万物来认知,也就是从生命的角度来全息感通。先哲们在感通生命本源所蕴涵的信息和法则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美”的认知。因此,中华传统文化关于“美”的思想的探究,是从“美”的本源出发,在生命认知的基础上探究的本源之美。

  例如,大道至简的《道德经》5000言中,关于“美”的表述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层是用与“美”相关的概念直接抽象地表达,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道德经》第二章),和“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一层是通过对具体形象的实质表述,以一定形之于外的形象来表达,如: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在以上的表述中,可以看出,老子并不是直接表达“美”的思想,而是在讲“美”的同时论“道”,是讲“道”之美,“美”是作为道的一种“德行”而存在。因此,可以说,老子关于“美”的阐述,是从“道”的角度,也就是本源的角度来展开的。

  “大美”作为一个概念首次阐述于《庄子·知北游》中:“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此处的“大美”并非指“更美之美”,而是指“无形之道”,或由“无形之道”显现出来的“本源之美”。《庄子·天道》云,尧认为自己治理天下“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对此,舜则评价为“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因有限的、可言说的表象之“美”并不具备生命上的超越,故还未至“大”。而“大美”应为:“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经,云行而雨施矣。”这里所描述的“大美”,乃是本源意义上的美,是生命境界的“美”,即不变的宇宙精神——“道”。

  在吸取道家“美”的本源的基础上,儒家、佛家也展开了各自对“美”的理解,形成了中华传统“生美合一”的大生命观。如:“天地之大德曰生”(葛洪《抱朴子内篇·勤求》);“人之所贵者,生也”(司马承祯《坐忘论序》);“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仁之美者在于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中正平和”之美;以及“空灵之美”“空寂之美”等等。古代先贤崇尚生命,尊重生命,于“生生之道”中,不息运化,绵绵长存,与天地同在,共享“天地大美”。

  总之,要了解中华传统“美”的思想就要从生命的角度回归于道的本源,也只有从生命的角度才能回归于道的本源。基于生命认知基础上的传统“美”,是一种哲学意义的“美”,是由内而外、以生命境界的提升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从而达到内外合一的“大美”。

  1.2 中华传统“大美”思想的认知尺度

  人类在开启智慧、拓展认知的过程中,必然会分化出善与恶、良知或邪念。可见认知过程须有相应的尺度判断,方能把控对生命行为的正确引导。这种对生命行为的把控,就是价值“尺度”。中华传统文化的“大美”思想通过几千年的生命实践,逐渐形成了认知“美”的尺度。它以“道”为指归,以“天地大美”为通达“道”的媒介,在追求与“道”相通的境界中,不断达到人性与天地之性皆以其本来面目自然呈现并和谐统一的最高境界。

  先哲们在认知“生命之美”的过程与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善美合一”的认知尺度。“善”为什么会成为认知“美”的尺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美与善同意。”“善美合一”的内涵,体现在关于“道法自然”的认知中。这种认知告诉人在生命旅途中只有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才能使生命更具价值且善始善终。此外,如:孔子所倡导的“尽善尽美”、孟子的“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孟子·尽心下)、荀子的“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荀子·乐论》)等等,充斥着关于善美合一的论述。

  简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善美统一”的认知尺度,基于“生美合一”的认知基础,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血脉延绵的内在因素,同时也有着东西方文化交融和价值认同的基础。这种“大美”思想之所以生生不息并具有文化复兴的动力,关键在于其以“生命”为旨归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意义。正是基于此认知基础而形成的大美思想在其“生生不息”中,不断的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提供着精神滋养。

  二、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美”的规律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然而,因马克思本人从未对什么是“美的规律”作出过明确的阐述,使得我国美学界虽对此展开过讨论,却始终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本文的探究,将从“生命认知”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美的规律”的认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角下,“美的规律”是什么,此规律又是如何界定“美”的尺度的。

  2.1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的“美”

  生命虽然是一种自然存在,但人与动物的生命有着本质的区别。马克思指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由此可见,人类天然地具有认知生命、有意识把控生命活动的能力。在马克思关于美的规律的表述中,无论是动物的尺度,还是人的尺度,人都可以认知,而形成认知尺度后,抽象的“内在尺度”之所以可以运用到对象上去,不过是因为对它的认知,契合不同生命体天然具备的构成生命体本源性的信息而已。所以说,从生命认知角度来看,“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认知基础,应是根据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抽象出来的人类与动物生命存在共同遵循的“同一”的生命体本源性信息。

  2.2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的“美”的尺度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美”的尺度跨越时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善美合一”实现了共鸣。共产党宣言指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正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最终发展应是人类获得全面的解放,这是对生命本身最深刻的认知,也是对生命的终极归宿至善的关怀。因此,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的“美”,以人(区分于动物)为之人的根本(自由)和人为之人的关怀(共产主义社会)为尺度,指引着马克思主义者们为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而努力奋斗。

  总之,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视野下“美”的尺度,基于对生命认知能力的把控,用至善关怀的尺度诠释了人类生命最真实的涵义与最应得的归宿。只有以此为尺度,才能实现生命本身的意义和价值,才是人类“大美”。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美丽中国”的思想

  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并定下目标:到本世纪中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实现,建成美丽中国。可见美丽中国之“美”是全方位的美,是人人共享的“美”,那么该思想是基于什么样的认知基础和认知尺度来指导实践,并确保实现目标的呢?

  3.1 新时代美丽中国思想的认知基础

  新时代美丽中国“美”的认知基础,根植于中华传统“大美”思想,源于对事物本源的认知,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指导。马克思指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都成为多余的了”。因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种实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能够正确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是要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一个全息的视觉,突破有形有像的认知障碍,回归认知的本源,也就是生命体的真实信息。也只有回归本源,才能够做到实事求是,求得客观事物的“本真”——本元的真实。

  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由此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美丽中国建设时,不仅仅认识到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而且还将其重要性提升到了生命的高度,回归建设美丽中国的认知之本。因此,可以说,美丽中国的“美”,是一种本源的、契合客观“本真”认知视觉的全新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中国”的思想回归了认知之本,逐渐形成了“生命共同体”的论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3.2 新时代美丽中国思想的认知尺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一开篇,就号召全党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建设美丽中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将对“美”的认知,与人民实现“美”的生活的需要,主客观有机统一起来,这完全契合中国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美”的认知尺度的至善标准。

  2013年11月9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将人类命运与自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提出的“生命共同体”的思想,此种认知尺度是对人类命运的最真切也最现实的关怀。保护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运转,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长寿无疆。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由此可见,自然之美,乃是一切“美”的根源,美的基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他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生命的视角提出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不但传承了中华传统“美”的“本源”的认知基础,也契合马克思主义“美”的规律的生命视角。

  总之,新时代美丽中国思想也是在认知生命本源的基础上,表达的对生命的最高敬意,对人民命运的至善关怀。以“生命共同体”为根基,以对自然界所有生命和命运的关怀为尺度的美丽中国思想,必将能指引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