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全日制普通高校    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湖南省卓越院校    湖南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举办单位:湖南省人民政府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当前位置:首页职教动态
对标标准,中职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时间:2018/09/12    来源:本站    浏览:4832
对标标准,中职教师加快专业成长

蔺心富

    近几年,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系列文件、法规的陆续制定出台,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中职教师成长的外部条件也越来越成熟。2013年,教育部制订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并指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要将《专业标准》作为自身专业发展的基本依据。”同时对中职教师提出“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的总体目标,三大总体目标下分成15个领域,共60项具体要求,可谓是中职教师专业成长的航标,广大中职教师以此为依规,积极主动激发内动力,加快自我成长极为关键。为此,笔者试图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对《专业标准》进行分析解读,希望能加深中职教师对其理解和把握,加快中职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专业理念与师德之教育教学态度和行为领域

    首先,要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中,“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教师一切工作的核心之所在,而“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是育人需要遵循的根本原则,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把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围绕培养学生能力这个重点来施教。“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就是要求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教不育,而新时代中职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情感认同和实践养成。

    其次,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而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需要教师遵循好上述三个规律,其核心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问题,而学生能力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这一方面,需要教师加强规律性学习研究,另一方面,则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分析、研究,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深对于三个规律的把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改革方式方法,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形成,开展实践活动。

    再其次,要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动手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显著特点之一,需要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所以,要让学生养成依规操作、规范操作的习惯,这是生产工作的需要,也是防止安全事故的必然要求。同时,学生还要一边动手一边思考,从中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善于在规范操作中发现问题,并思考改进解决问题,从中培养提高创新创造能力。

    最后,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转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通过教学环节设计,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从激发兴趣入手,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价,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要探索学生自主学习评价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专业知识之课程教学知识领域

    首先,要熟悉所教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专业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包括许多相互关联、环环相扣、密不可分又相对独立的环节。而课程教学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之一,每一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文化课中对人文素养、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教师要对自己所教课程的性质,以及所担负的核心能力培养任务,把握准确、理解到位,以使课程教学更好地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

    其次,要掌握所教课程的理论体系、实践体系及课程标准。课程理论体系是实践体系的基础和原理,又是实践体系的指导,在对课程理论体系进行了解把握的时候,要明晰其框架结构,理解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使教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而实践体系是对理论体系的验证和落实,是理论教学的深入和归结,课程理论需要在课程实践中得以消化和升华。所以在掌握课程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时候,既要看到其独立性,又要重视其相关性,有些内容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的,需要在做中学、用中学,边做边用边学。

    再其次,要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专业学习不同于普通文化课学习的特点之一,体现在专业理论课学习和专业实践课中技术技能形成过程中。学生对于文化课的学习,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环环相扣、逐步深入,但专业课学习却是一个从无到有的突变过程。专业课内容学习基本上是学生以前不曾接触过的,是一个新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以多种辅助教学手段,创造感性认识情境,增加学生的知识背景,为专业课学习搭建一个认识台阶。而技术技能的形成,则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理论学习之后,通过反复操作实践训练,逐步培养起来的一种能力。教师只有掌握学生专业学习认知特点和技术技能形成的过程及特点,才可以按照这些特点规律去很好地组织教学。

    最后,要掌握所教课程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每门课程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针对自己所任课程的特点,采取与课程自身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设计施教策略。方法与策略的采取,需要考虑课程内容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识规律。其指导思想,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多样结合、学生参与、及时评价等几个原则,使教学由浅入深,由易入难。要正确处理教与学之间的矛盾关系、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之间的关系。既要改革讲授方法,又要重视讲授对于基础知识体系讲解、重建和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能力之教学设计和实施领域

    首先,要根据培养目标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把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价值取向、习惯养成结合起来,制订出针对于教学内容的目标指向和实施计划。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所以,读通、弄懂人才培养方案,着眼岗位人才培养,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是设计教学目标计划的重要指导思想。

    其次,要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的设计要突出职业特点、培养实战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强职业岗位调查研究,掌握相关信息数据,主动缩小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之间的距离。

    再其次,要运用讲练结合、工学结合等多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方法,有效实施教学。要坚持讲练结合、学做结合、重视理论、突出实践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变换学习的情境,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体验需求,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了解,在做的过程中理解、体验。

    最后,要指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技术技能训练,有效调控教学过程。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提前做好过程设计,并对过程进行适时指导,让做的过程发挥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能力培养的作用。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邑县成人职业教育中心)